1782貨幣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貨幣(Money, Moneta)
世間最初諸民族的交易,皆是以物易物的交易,並沒有幣制的存在。但在 《聖經》第一本書的記載上,卻已有以金銀作交易之事實(如創 23:15-16),這證明《聖經》初期時代的文化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為避免每次交易對金銀衡量之麻煩,而有一定重量金銀鑄塊之存在(見撒上 9:8),但這還不能被稱為正式通用的貨幣。
聖地的貨幣:聖地之有貨幣,當始於波斯帝國時代,也就是在充軍之後,聖地在波斯的統治之下,利用了它的錢幣。但此說固然可靠,可惜時至今日,考古學者仍未能在聖地發現這種帝國古幣的樣本,所見者僅是少數帝國行省用的小錢幣,其幣面刻有「猶大」字樣。亞歷山大之遠征及其希臘文化的發揚光大,才正式將幣制施用於全希臘大帝國,並建立了二十個鑄幣廠,其中之一就在聖地的阿苛城。其後在色婁苛王朝的衰落時期,各地盛行地區性質的錢幣。安提約古七世特准息孟瑪加伯鑄製自己本國的貨幣(加上 15:2-8)。但猶太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獨立鑄製自己錢幣的事實,卻是在若望依爾卡諾為猶太首領的時代。大約是在公元前一一○年左右,猶太人的錢幣正式問世通行,這些貨幣的樣本有不少被保存於巴力斯坦及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會的博物館中。
黑落德王朝時代(公元前三七~公元一○○年),因其版圖之廣闊,足可與撒羅滿王朝媲美,故在不同的地區設有不同的幣制,且以盡量符合各地的民情為要旨。如在阿爾赫勞及安提帕的分封侯區內通行清一色的猶太錢幣;在斐理伯及阿格黎帕的所轄區內卻以希臘、羅馬貨幣為主。公元六年阿爾赫勞被革職後,更有羅馬總督的幣制實行於聖地,直至尼祿皇帝時代。
公元六六年猶太與羅馬戰爭爆發,為紀念此一戰爭,在聖地中鑄製了新的銀幣,以一個及半個「協刻耳」者為主,並第一次出現了價值較低的銅幣。猶太人大敗於羅馬後,又有以「佔領猶太之後」為名的貨幣出現,大都是直接鑄於羅馬及一部份鑄於凱撒勒雅。公元一三二~一三五年,猶太人巴爾苛刻巴倡導第二次反羅馬戰爭,此時猶太人將帝國行省的各種錢幣,重新鑄印上自己的標幟,外表精美,花樣繁多,此時他們在迦薩及阿市刻隆據有自己的製幣廠。在此時期,也就是自第一世紀末至第三世紀末,是為猶太製幣的黃金時代,也是考古學者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其後因羅馬帝國的衰弱及經濟的破產,聖地的製幣時代也進入了尾聲。
見2325德納、2141達瑪、0707狄達瑪、1880斯塔特、1195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