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米市納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米市納(Mishna)

「米市納」一字有「溫習」「重複」之意,蓋古代經師學校的教學方式,是以口授為主,沒有課本,學生祇有隨著老師逐句口誦,藉以記憶於心。而這種經師們口傳的《聖經》教理便稱為「米市納」,以別於成書的「米克拉」,即《聖經》。它的產生主要是基於許多的梅瑟法律或法律的部份,已因著環境人事的變遷,成為古老陳舊的,已不再符實用,故有重新解釋的必要,以應付新的環境及人事。

「米市納」出現的時代大致可分為二期:其一是以公元七○年為期,即羅馬人破滅耶京時為止:其二是自七○年至二一二年為止。第一期的進展情形,除了有希肋耳(Hillel)及霞瑪依(Shammay)的學校存在外我們可知者甚少,而這兩人的口授教學事業,也祇是在第一期的尾聲時代才出現的。在第二期中「米市納」的主要產品,則有五代經師的傳授,其中猶以阿基巴(Akiba)及默依爾(Meir)二位經師為著。而他們傳授的這些教理,於公元五、六世紀間,才被人整理筆之於書,是為「米市納」的主要來源,其後更被納入「2029塔耳慕得」之內。

「米市納」的主要內容,以解釋宗教法律為主--民間遺傳的或《聖經》的法律--但在解釋時,卻向來不指出法律的出處,這與「0549米德辣市」的作風迥然不同。它共分為六個主要的部份,即「播種」:有關農業的律例;「節日」,格外關於安息日及大慶節典禮;「婦女」,婚姻法;「損失」,民法及刑法;「神聖事物」,關於祭獻、聖殿及聖殿服役的規定;「聖潔」,即潔與不潔之分的規則。這六部總集又分為六十三篇論說,每篇論說更分章及特殊法律,原文是新希伯來文,一四九二年在納頗里(Napoli)出版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