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保祿三次傳教行程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保祿三次傳教行程(Three Missionary Journeys of Paul, Tria Itinera Missionaria Pauli)
保祿宗徒自從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為耶穌召叫,使之歸化後,過了幾天,就立刻開始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是天主子(宗9:5, 19, 20)。但耶穌召選他,特別是為給外邦人講道,如他自己所說:「我受了委托,是為向未受割損的人,宣傳《福音》」(迦2:7),是以按宗的記述保祿曾三次出外傳教,今將保祿三次出外傳教的行程簡述於後。
按宗的記述,三次出外傳教的行程,都是以安提約基雅作出發點。第一次大約在公元四五年上,在聖神指引下,保祿(當時還稱為掃祿)同巴爾納伯二人(以巴爾納伯為首),開始出外傳教。他們首先由安提約基雅下到濱海的色婁基雅,由該處乘船,第一站到了塞浦路斯島上的撒拉米,然後行經各城,到了駐有羅馬總督之帕佛,當時尚有號稱若望的馬爾谷作他們的助手。然後由帕佛再乘船到了小亞細亞的旁非里雅的培爾革,由該處馬爾谷離開他們返回耶路撒冷去了。之後,他們二人由培爾革到了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由那時起,保祿不再用掃祿之名,而經常稱保祿,而且似乎他成了領袖,因路加記述時先提保祿,然後提巴爾納伯)。在該城大有收獲,許多外邦人信了教,只因猶太人的嫉恨,把他們趕走了。於是他們二人便來到了依科尼雍,在該處也遭到了同樣遭遇,即因猶太人的挑撥,有意用石砸死他們,於是他們便逃往呂考尼雅的呂斯特辣和德爾貝等城,並在該兩城的周圍各地傳揚《福音》。在呂考尼雅起初大受歡迎,甚至把他們當神來尊敬,但最後仍然因了猶太人的挑唆,保祿首次嚐到了石頭砸擊的苦痛,而且非常嚴重,因為人們竟以為把他砸死了。第二天保祿便同巴爾納伯去了德爾貝。然後可說照原路,即經呂斯特辣、依科尼雍,以後又經過丕息狄雅的旁非里雅,直到培爾革,到了靠海的阿塔肋雅,由阿塔肋雅乘船越過塞島直回到他們的出發地安提約基雅,完成了他首次出外傳教的行程(見宗13-14)。由保祿的一貫作風看來,保祿每到一處,先在安息日到猶太人的會堂講道,當猶太人不接受他的《福音》後,便給外邦人宣講,每當外邦人歡喜若狂信了耶穌,猶太人又出來挑釁,直到保祿不能在該地立足為止。
第二次傳教行程:按宗15的記述,保祿第二次出外傳教,是在耶路撒冷宗徒會議後,出發地仍是安提約基雅。最初保祿的原意,仍是同巴爾納伯一齊出發,但為了馬爾谷的問題(見宗15:37, 38),結果不歡而散。巴爾納伯帶著馬爾谷去了塞浦路斯。而保祿卻另選了息拉作自己的伴侶。這次經保祿所到之地比首次更多,而旅程也更遠,最初走遍了敘利亞和基里基雅各地,堅固各地教會。然後經過德爾貝和呂斯特辣,又在聖神的指引下,經過夫黎基雅和迦拉達等地,來到了米息雅,然後又由米息雅到了特洛阿。在特洛阿因見了一異象,要求保祿到馬其頓,於是保祿從特洛阿進入了歐洲,即先經過撒摩辣刻、乃阿頗里,直到馬其頓的首府斐理伯;而且從路加述事的文筆,得知由特洛阿起程時,路加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之後,保祿先後在斐理伯、得撒洛尼和貝洛雅講道,在上述三城都有很好的結果,不少人信了耶穌,只因猶太人的挑唆,使保祿無法在該地立足,因而使保祿來到了希臘文化古都雅典;但在雅典可說幾乎毫無效果(只有很少幾人信了耶穌),逼使保祿離開了雅典,來到了格林多。在格林多保祿一住住了一年另六個月,建立了有名的格林多教會。在該處除遇到信主的阿桂拉和阿氏的妻子普黎史拉外,大約得前後二書也是在那裡寫成的。末後,由格林多經厄弗所來到凱撒勒雅,再由凱撒勒雅上到耶路撒冷,然後由耶京返回他們的出發地安提約基雅。這樣完成了他第二次的出外傳教旅程。
第三次傳教行程:保祿在安提約基雅住了一個短時期後,就又再度從安提約基雅出發,走上了他第三次出外傳教的旅程。首先經過迦拉達和夫黎基雅等地堅固信徒,最後來到了厄弗所,這次在厄弗所可說非常成功,如保祿自己所說:「因為有成效的大門已給我敞開了」(格前16:8)。是以保祿在厄弗所一住住了三年之久,格前即在那時所寫。末後,因銀匠德默特琉所掀起的騷動,也即首次由外邦人(通常是猶太人)與保祿為難,逼使保祿不得不離開厄弗所而轉往馬其頓去,在該處寫了格後。後由馬其頓到了希臘,大約即格林多,在該處逗留了三個月,又返回馬其頓,由馬其頓到了特洛阿。保祿再由陸路到了阿索,由阿索再乘船經米提肋乃、希約對面、撒摩等地,來到米肋托;在米肋托,保祿曾召見了厄弗所的長老們,並給他們講了一篇極動人的訓話。末後,由米肋托乘船來到提洛,在提洛住了七天,當地教友曾因聖神啟示,勸保祿不要到耶京去。
以後由提洛到仆托肋買,由仆托肋買步行到凱撒勒雅,在該處又停了多日,在那裡遇到從猶太下來的一個名叫阿加波的先知,他又預言保祿在耶路撒冷將要被交在外邦人手中;又勸保祿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保祿卻不為所動,而且即是死在耶京也不在乎。是以過了幾天後,保祿毅然束裝就道,上了耶路撒冷,完成了他這次出外傳教的行程。
之後,保祿在耶路撒冷果然由小亞細亞來的猶太人所掀起的暴亂而被捕了,因猶太人陰謀殺害保祿,遂由羅馬千夫長派兵士護送保祿去了凱撒勒雅,交與當時任猶太總督的斐理斯。在凱撒勒雅因斐理斯總督故意拖延,希望能由保祿得些賄賂,因而兩年時間保祿被囚禁在凱撒勒雅,直到新總督斐斯托上任,保祿要求上訴凱撒,是以斐斯托應允了說:「你既向凱撒上訴,就往凱撒那裡去」!於是保祿由百夫長猶里約押著由凱撒勒雅上船,先到了里基雅的米辣。在米辣又另換了一隻來自亞歷山大里亞開往意大利的船,經過半月之久,一路飽經危險,終於到了默里達島,而那船由於擱淺,船上的人只得棄船泅水,或以散板上了陸地。由默里達又另換了一隻船,終於經過息辣谷撒、勒基雍來到了頗提約里,在該處住了七天,然後由該處步行到了羅馬,保祿在羅馬獲得相當寬大的優待,一住兩年,但路加並未對這案子有所交待,便結束了他的宗。在這期間,保祿寫了四封所謂的「獄函」,即斐、弗、哥及費。
按羅馬的克肋孟所說,保祿曾到過西方(西班牙?)又從牧函裡得知保祿又再度回到了東方。但幾時,又在何處再度被捕,不得而知。不過保祿被判死刑,當在尼祿皇帝死前(公元六七~六八年間)。而受刑的地點,按傳授當是「城外」,即今日保祿大殿附近。又因保祿是羅馬公民,是以按同一傳授所述,他是以斬首之刑而為主捐軀殉道。
見1108保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