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自然、本性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自然、本性(Nature, Natura)
《聖經》的作者並非自然科學家,他們著作傳授的目的也並非自然界的奧秘原理。但是古以色列人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判斷及評價,卻比其他任何古代民族都勝一籌,因為他們對自然萬物驚奇感嘆之餘,總沒有忘記將它們密切地與造物大主聯繫起來(見大自然的讚詩, 詠 8; 19; 29 等篇)。也正因此,在全部《舊約》上,「自然」或「自然界」一詞是找不到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造物大主的化工,是造物主的全能、智慧、慈愛的表示。它不期然地導致人類對造物主天主,表示五體投地的佩服景仰(約 38-41; 箴 8:22-31; 詠 104; 瑪 6:26, 28)。其他一切自然界科學解釋的原理、規則,於《舊約》的作者完全是無關緊要,或極端次要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由天主而開端,而終結,而獲得答案。
在《新約》中:相反地,《新約》卻將自然本性與天主的作為,劃出了清楚的界線,或更好說,作出了明確的對比。至少有兩個希臘文的詞句,以代表我們所說的自然或本性:
1、「Physis」:這個字的基本意義是「生長的過程」。是以它亦代表著一切經過這種過程而存在的生物,亦即是順應自然本性的有生物體(見 羅 11:21, 24 所說的順性與逆性的橄欖枝)。一切的飛禽走獸,爬蟲水族,都有自己的自然本性(雅 3:7,注:思高譯本未將「自然本性」清楚地譯出);甚至天主也有他自己的自然本性( 伯後 1:4)。人身的每一個肢體亦有其自然的本性用途(羅 1:26-27)。人生有自然本性的規範秩序( 格前 11:14)。人與畜牲按本性也各自有別( 伯後 2:12; 猶 10 節)。
2、「Psyche」:它的意義並不是簡單地指生命或靈魂,而是指有生物體的動力、感觀及情感的生命力而言。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動力,它的反面是神性的生命;也就正如 格前 15:44 所說的,「屬生靈的」身體之對「屬神的」身體然,前者屬自然界,後者則屬於超自然界。
自然界的本性與超自然界的聖寵,是迥然不同的。按本性生來就是猶太人與外邦人,也是不同的( 迦 2:15; 羅 11:21, 24):前者受盟約法律的約束,但拯救他的並非法律的本身,而是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 迦 2:15);後者雖無盟約法律的約束,卻亦知按其本性來遵守法律(羅 2:14-15, 27)。
一切的人生來(意即按本性)就是天主的義怒之子( 弗 2:3)。都自然地是敗壞的人類的一份子(羅 5:12-14; 7:23);也正因此,一切自然本性的人(思高譯本作:「屬血氣的人」),皆不能受天主聖神( 格前 2:14),二者(本性與超性)是迥然對立的。故此人之得救並不是因著自然本性的改良,而是由於水和聖神的重生( 若 3:5-6),「成為有分與天主性體的人」( 伯後 1:4),才可以「和他(耶穌基督)一同坐在天上」( 弗 2:6)。換句話說,我們祇有放棄及死於現世自然本性的生命,而重生復活於超自然的神性生命,才是我們得救的唯一門路( 格前 15: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