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曷黎 [曷黎人]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曷黎 [曷黎人](Hori [Horites, Horrhaei])
一、人名,《聖經》上有二人名叫曷黎:一是曷黎人色依爾的後代羅堂的兒子(創 36:20-22; 編上 1:38, 39);一是梅瑟由帕蘭曠野派去偵探客納罕地屬西默盎支派的沙法特的父親(戶 13:1-5)。
二、古民 族
曷黎人,意謂「穴居的人」。《創》14:5, 6, 記載:厄藍王革多爾老默爾與其聯盟君王在曷黎人的色依爾山擊敗了曷黎人。曷黎人是住在色依爾山的古代民 族(創 36:20-30),後為厄撒烏的子孫所驅逐或同化(申 2:1-6, 12),因曷黎人曾與厄撒烏有姻親關係(創 36:2, 18, 20, 24, 25)。曷黎人與希威人(創 10:17)二名易相混淆,因原文三字音中有一字音極相近似。《創》36:2 曷黎人原作希威人,但同章20, 29兩節卻作曷黎人;又34:2原文作希威人,但《七十賢士本》卻作「曷黎」人。參見《蘇《9:7。
本世紀上葉,考古學家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發現一名為「曷黎」的民 族,這民 族是否即是《聖經》上所謂的曷黎人,學者意見不一。
一九二○年左右,亞述東部「Kerkouk」地方的土人出 賣一些「土製板片」(tablets),其上刻有阿加得文字,但其中用字和句法,卻有些不盡然與阿加得文相同之處,遂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一九二五年,在離「Kerkouk」不遠的「Nuzu」,即「Nuzi」城進行發掘,掘得了舊日住宅廟宇遺跡,土製板片和一些公私文件及案卷,使人對於曷黎人的文化和來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知道遠在公元前三千年期間,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幼發拉的河與底格里斯河最相接近名為「Soubarou」的地方,住有一不屬於閃族的民 族,這民 族即是曷黎人。
曷黎人於公元前二千年期間,先後在兩河上流相接近處,建立了曷黎王國和米塔尼(Mitanni)王國,前一王國不如後一王國強大,所以古代文件中甚為少見。米塔尼王國的勢力伸展至敘利亞北部及亞述東部,與西北鄰國赫特和西南鄰國埃及都曾發生過勢力的衝突,與四鄰民 族邦國在政治舞台上相周旋凡數百餘年,直至公元前十二世中葉為亞述所併吞。
米塔尼王國既有數百年的歷史,所以在我們現有的古代埃及、亞述、赫特、巴比倫的文獻內,不乏關於米塔尼王國的記錄。最初提及曷黎人的是屬公元前十九世紀在「Boghaz-keni」(今屬土耳其)掘得的赫特文的「土製板片」,不但提到曷黎人,而且也提到他們的語言和他們建立的王國。由「Mari」(敘利亞東部,舊屬巴比倫的一古城)出 土的文獻,知道曷黎人於公元前十七、八世紀,就已散居在幼發拉的河上流敘利亞北部各城市內;後由北部逐漸遷移至敘利亞南部及巴力斯坦一帶,為此在這些地區內發掘得的古代文獻遺物,或提到曷黎人,或具有曷黎人文化的性質或特徵。
由於米塔尼王國居於四大鄰國(赫特、埃及、亞述、巴比倫)之中,為確保自己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時與一鄰國聯盟以對抗另一個鄰國;國內王室有時也有借助鄰國室勢力以爭奪王位。由埃及尼羅河上流東岸「Amarna」出 土的文件和信件,我們得知曷黎人與埃及王曾三度聯盟通婚,以及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十二世紀間,米塔尼王國與四大鄰國王的政治和外交生活上的演變。信件往還的地區,不但包括敘利亞北部,而且也包括巴力斯坦北部、中部和南部。信內所提及的王侯官吏,多是些曷黎名字。曷黎(Churru)一字,也常見於這些文件中。
曷黎人既不是閃族,他們的文化和語言自然不是閃族的文化和語言。他們的語言和文字頗複雜,至今學者尚未作出 結論。至於宗教是亞細亞型崇拜生殖能力的宗教,主要屬陽的神祇是居於山巔興雲施雨的「Tesoub」男神,主要屬陰的神祇是施生殖能力的「Hepa」女神。他們的宗教頗富有伸縮性,取鄰近民 族,尤其是皇家崇奉的神祇,也一樣敬拜,在「Nuzi」就掘得了「Ishtar, Nergal」等神廟宇的遺跡。在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兩千年以前就知利用馬,但訓練馬隊入伍參戰的事,還是在公元前兩千年初期。由「Boghaz-Keni」的文件,得知曷黎人擅長訓練戰馬,於公元前十六世紀,以騎兵取勝而入主埃及中原的希克索斯人,也許即是曷黎人的一支一系。參見《法文聖經辭典續編》第四冊, G. Contenau 氏所寫曷黎人(Hourrites)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