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星辰 [晨星]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星辰 [晨星](Star, Stella [Lucifer])

以色列民 族雖然在曆法方面的研究有高深的造詣,但是在天文學方面的認識,卻遠較巴比倫人、埃及人,甚至客納罕人落後。在《聖經》上固然不少次提到了星辰,諸如:星辰皆為天主所造(創1:16),它們的數目多得無可計算(創15:5; 22:17等),但是上主卻知道他們的數目,並安排了它們的秩序,使之井井有條,毫不紊亂(智9:17; 德 43:10; 依 40:26; 巴 3:34),各有各自的軌道(民 5:20),並有星座的組成(智7:29)。這些無數的星辰被安置在天空,作為天空美麗燦爛的裝飾品(德 43:10)。天空(蒼天或穹蒼)之下,則 有一個金屬透明的弧形圓蓋(約37:18),托住天上的水,並使星辰的光芒照射在地球上(詠 104; 148; 創 1:7; 見0494宇宙觀[深淵])。

但是除了這些大概的膚淺觀念之外,以民 對於個別星辰的認識及研究,可說少之又少,除了太陽及月亮「兩個大光體」(創 1:16)外,他們很少注意及了解天體運行這回事。就是太陽的運轉,在他們的腦海中,也是完全聽從上主的命令,而前進、停止或後退(見《蘇》10:12, 13; 列下 20:9-;依 38:8),以表彰天主的全能及無限的偉大;但是他們卻注意到日蝕及月蝕的發生(見《岳》3:3, 4; 亞 8:9)。基於上述,無怪乎在《聖經》上很少提及行星(見0604行星條)。至於其他星辰的名字,祇有下列數個:

  1. 「阿士」(希 伯來文名,見《約》9:9)或「阿依 士」(約 38:32),《思高譯本》作「北斗」(「大熊星座」中的一星),但是其他譯本另有不同的譯法,諸如「大熊」(Ursa major)、「大角」(即「牧羊座」中之一星)(Arcturus)、「畢宿」(Aldebaron vel Hyades)即「金牛星座」中的一顆。
  2. 「刻息耳」(約 9:9; 38:31; 亞 5:8),大多數的譯本皆譯為「獵戶 星座」,大概是沒有錯誤的,《思高譯本》卻譯成「參宿」,更清楚地指出 獵戶 星座中的一顆。
  3. 「克瑪」(約 9:9; 31:31; 亞 5:8)《思高》及其他譯本皆作「昴宿」,譯法頗為統一,大致亦沒有問題。
  4. 「哈得勒特曼」(約 9:9; 37:9),《思高譯本》猶如其他絕大多數的譯本,將之譯作「南極星宿」,看來似乎應是南方的幾顆特別明亮及惹人注目的星辰所構成的星座,比如「天舟座」、「十字架座」或「半人馬座」,而這些星座在兩千五年前的巴力斯坦是特別清晰易見的,而我們所居的地區卻不易見到。不過,這些僅是學者們根據阿剌伯天文著作的推測而已。
  5. 「默匝陵」(約 37:9),大多數的譯本將之譯成「北極」,但是因為這個名詞在原文上是以雙重複數出 現,故此有的學者以為它應指「大熊」及「小熊」二星座而言。
  6. 「瑪匝洛特」(約 38:32),思高譯本將之譯作「晨星」(亦即「金星」),其他譯本也有各種不同的譯法,諸如「大熊星」、「畢宿」、「銀河」、「北冕」等。但是有不少近代學者卻在強調,此處所指應為「黃道帶」。

星辰的突變——下墜,昏暗失光——按猶太人的想像力是與上主的震怒分不開的,是上主懲罰的表現,諸如巴比倫及埃及的滅亡(依 3:44; 13:10),法郎的死亡(則 32:7),以及「上主日子」的來臨等(岳 2:10; 4:15)。無疑地,《新約》也受到這些古來傳授的影響,是以在《福音》上記載人子的來臨時,特別指出 它的先兆將是太陽失光,月亮昏暗,晨星墜下,萬象動搖(瑪 24:29; 谷 13:25; 路 21:25; 見 默 6:13; 8:10)。

星辰在《聖經》上也有其象徵意義的存在,比如若 瑟在夢中見十一顆星向自己(第十二顆)下拜,是在象徵以民 的十二支派。十二顆星辰,可能最取材自黃道十二宮的星辰(見《創》37:9-11)。同樣,女人頭上戴的十二顆星冠( 默 12:1),亦有同樣的象徵意義。其次《默》 1:17, 20; 2:1; 3:1 的七顆星辰,是在象徵七個教會的天使。將來由雅 各伯要出 現的星辰象徵未來的默西亞(戶 24:17),蓋星辰在古人的眼目中,向來是君王的象徵(見《則》32:7; 依 14:12)。《達》8:10 所說的將要打落一切星宿的小角,指示天主的選民 ;相反地《默》12:4 記載的被紅龍的尾巴勾下的一批星辰,卻象徵墮落的天使。

對星辰的崇拜:東方古代的亞述民 族是特別崇拜星宿的,其國又曾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帝國,自然弱小的以色列很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被天主特選的,敬禮唯一真神的以民 ,也曾崇拜過星辰,將之視為神明,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見《列下》17:16; 21:3, 5; 編下 33:3, 5; 亦見《宗》7:43)。但這種敬禮是梅瑟法律所禁止的(申 14:9),先知們也極力反對這種不對的行為(索 1:5),約史雅 國王更盡力企圖剷除這些敬禮,但未能完全達到目的(列下 23:4, 5)。《智》13:2-9 更責斥那些崇拜星辰及其他受造物的人,並謂他們是真正愚蠢的人,因為他們為了受造物而忘記了造物的真天主。

賢士的異星(Stella Magorum):《瑪》2:1-10 記載,有一顆星引導著賢士們前往朝拜耶穌。關於《聖經》上記載的這顆星,學者們意見各異,莫衷一是。不過大家所同意的是,祇有一顆單獨的星,而不是星座。它的出 現,多數的學者認為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祇有少數的人認為是上主特別的措施——奇蹟。至於解釋自然現象說法又各有不同,比如有人謂於公元前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十一月一日,十二月五日,曾經發生了三次木星、土星與黃道十二宮中的雙魚星座會合的現象,而造成《聖經》上所說的異星。或謂是木星於公元前六年四月十四日與其他行星的會合,而造成的異象。又謂很可能是天文學上所說的哈萊彗星,此星每七十六年重返太陽系一次,而出 現異光。據謂它曾在公元前十二年的八月底出 現過。更有人謂是公元前七年至五年之間,火星與其他某個或數個行星會合而發生的現象,給人造成異星的感覺。可見解釋《瑪》2:1-10異星的說法是相當繁多的,可惜沒有一種學說是可靠無誤的,其實確定它究竟是何星辰,也是不可能的事。

見0604行星、0205太陽[日頭]、0266月亮、0494宇宙觀[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