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阿瑪爾納(文件)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阿瑪爾納(文件)(Amarna)

阿瑪爾納的歷史:阿瑪爾納位於開羅及路克索爾(Luxor)的中間,尼羅河之右岸。埃及法郎阿默諾菲斯四世(公元前一三七○~一三五二年),反其先輩禮拜多神教的作風而盡力提倡太陽一神教。為能順利自由的進行此宗教改革,遷都至此,成為新京城。此城有七公里,一公里半闊。因法郎傾注全力於倡導及研究惟一神教,致使國事荒廢,國勢日衰,而引起多人之反感,故終被推翻,由突堂哈東(Tutanhaton)繼位。新法郎乃放棄此一京城而重回故都底比斯,此一新城乃被遺忘而自滅。

阿瑪爾納文件:於公元一八八七年在偶然的機會上,阿瑪爾納的文庫被一當地農婦所發現。西歐之考古家乃先後在此挖掘,共掘出了三七七個文件,都是刻在黏土龜片板上的信件。這些都已出版問世了。它們的內容是埃及法郎阿默諾菲斯三世及四世與各附庸國的外交函件。這對後人研究當時的歷史、地理、文化、語言、有莫大的幫助。比如藉文件我們知道,當時國際間的外交語言是阿加得語,可見當時巴比倫文化影響之深。並且在信件之旁不時有客納罕語的注解,這些注解告訴我們希伯來文並不是以民的固有語言,而是以民進入客納罕地區之後,採取了當地的語言,略事修改而成希伯來語。此外,由這批信件上,我們也可知道當時客納罕地的政治情形:當時各自據地稱霸,分成無數的小區域而自稱為王,如比布羅斯王,貝依魯特王,提洛王,漆冬王,阿苛王(Acco)阿市刻隆王,默基多王,雅則爾王,拉基士王,耶路撒冷王等。相反地,卻沒有提到耶里哥王,基貝紅王及舍根王。這一切所謂的客納罕王國,在政治上雖都屬埃及統治,但實際上因阿默諾菲斯四世的荒廢政治,專理宗教而國勢不振,已有不少的小國揭竿而起,實行叛變,再加上赫特人,哈彼魯人及其他一些外族的入侵客納罕地區,實際上已使埃及的影響統治力日漸衰微,頗有鞭長莫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