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亞當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亞當(Adam)
「亞當」按原文有「人」( 創 1:26, 27)或「紅土」( 創 2:7)之意,說明人是屬於土的受造物( 創 3:19)。所以「亞當」一詞,不但是天主所創造的第一個人——人類的始祖的本名,而且也是整個人類的代表( 創 5:1-3)。《聖經》記載,人類的原祖亞當是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成的( 創 1:26, 27),即言人不但具有相似天主的不死不滅的靈魂(智 2:27),具有理智與意志(德 17:1-10),而且按保祿宗徒的思想,人還具有真實的正義、聖善和知識( 弗 4:22-25; 哥 3:10)。人的肉身是天主以地上的塵土造成的,但人的生命——即靈魂卻是直接由天主而來的( 創 2:7; 約 10:8-12; 27:3; 33:4)。
亞當被造後,在全宇宙中找不到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天主遂由亞當的身上取出了一條肋骨,造了一個女人,與他相輔相成,使二人成為一體( 創 2:18-24; 瑪 19:4-6),並祝福他們,使他們生育繁殖,充滿大地,並將轄制大地及大地上一切的權柄交給了他們( 創 1:27, 28)。亞當也實在實行了轄制一切的權柄,為每一生物起了名子,顯示了他的智慧與權柄( 創 2:19, 20)。天主將亞當與厄娃安置在伊甸樂園內,叫他們耕種看守,並與他們訂立了生死的盟約,嚴禁他們吃知善惡樹上的果子( 創 2:15-17)。亞當叛命之後,不但失掉了天主的聖寵和原始的純潔,並且還受了懲罰,被判了死刑,被逐出了伊甸樂園( 創 3)。亞當被逐出了樂園以外,生了加音和亞伯爾( 創 4:1, 2)。一百三十六歲時生了舍特( 創 5:3)。亞當生舍特後,又活了八百年,生了其他的兒女,死時九百三十歲( 創 5:4, 5)。
人類的原祖與代表亞當在叛命之後,仁慈的天主在義怒中仍給人類預許了人終要得勝魔鬼的諾言( 創 3:15)。「女人的後裔」,雖然也指犯罪敗壞的人類,但特別是指拯救人類的新元首——基督( 哥 1:15-18),只有他完全戰勝了魔鬼,故此保祿稱他為「新亞當」或「未來的亞當」(羅 5:14),由此亞當成了基督的預像。保祿在 羅 5:12-21; 與 格前 15:21, 22, 44-49 兩段,將基督與亞當作強烈的對比。保祿曾把整個人類看作一個有機體,屬於一個頭的一個身體;並把人類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一是舊時代,一是新時代。亞當和基督即是這兩個不同的時代的首領,亞當是舊時代,即死亡時代的首領;基督是新時代,即生命時代的首領。人類因著他們的首領亞當的罪過也染了罪過,因而「死亡也進入了世界」(見 創 2:17; 3:19),即全人類都要死亡,因此,很邏輯地推出另一端道理,就是人類因著新時代的首領基督成義,得沾成義所包含的一切恩寵,因此,救恩也進入了世界,即全人類都可獲得永生。由此段道理。聖教會清楚地指出,人類是出於一元,多元論是相反信德的道理的。見人類通諭(EB617)。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一日,教宗保祿六世在接見研討「原罪奧義」座談會的神學家與科學家時曾說:「……明顯地有些現代學者支持未經證實而只是假設的多元論學說,否認人類各種如是眾多的災難,是由人類的始祖亞當的叛命而來的,這種主張,與公教真正的道理不相符合(見現代憲章22節與13節)。這種主張不但與《聖經》及聖傳不合,且與教會的訓誨相悖,因為《聖經》、聖傳與教會訓誨一致主張:第一個人的罪過流傳到他所有的後裔身上,並不是由於仿效,而是由於遺傳,是「屬於每個人的」,並且是「靈魂的死亡」,並不只是聖潔和正義的缺乏,而是喪失,連新出生的嬰兒亦是如此……」。參閱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八年六月三十日所發表的「天主子民的信經」。
見 0031人、1426原罪、0208太古史。